台灣展覽會資訊
假日何處去?台灣展覽會資訊為您搜集了最詳盡的展覽活動,陪伴您渡過愉快又充滿知識的愉快時光~
「Ai Mi Na KAVALAN─噶瑪蘭族復名運動三十年」特展
1796年,漢籍開墾集團大舉入墾。短短十餘年,大量的外來人口,群聚成莊,廣闢水田。19世紀中期,在漢人街莊的環繞擠壓下,噶瑪蘭族人生計型態改變、土地大幅易手、傳統社會文化也產生巨變,部落貧窮化、族人生...
「工藝・經典・美學―盡看臺灣百年工藝」常設展
工藝的誕生,源於人們對生活的需求,匠師透過對自然的尊重及理解,擷取自然界的各種材料,以雙手與巧心製作出各式工藝,緊密結合了工具、工料、工法與工序,並在代代相傳中不斷積澱先民的智慧與經驗,體現出實用與審...
「快樂學歷史」常設展
宜蘭縣史館為台灣第一座地方史料館,專門蒐藏古文書、老照片、族譜、公文檔案等文獻史料,出版雜誌、書刊逾百。除蒐藏的特殊性外,縣史館圓穹式的建築也非常具有特色,加上大樹下的空間意象,以及亭仔腳的閱讀廊道,...
「蘭陽博物館」常設展
只要進入蘭陽平原就感覺得到山、海交融的經驗,因此我們在展場提供一個類比宜蘭特有的地理空間經驗,一個蘭陽大地山平原海結構的隱喻,傳達當代宜蘭人認同的價值觀,呈現宜蘭人的經驗特別是與環境互動的經驗。蘭博的...
【 仰望的奇蹟 】 全場秀
《仰望的奇蹟》片長約2分鐘,以9台投影機在天花板上投影出長19公尺、寬3公尺的長型影像。影片配合「山之層」28分鐘的《迷霧森林》劇場燈光音效,於10:30、11:00、14:00、14:30、16:0...
【姜晴心、張立欣、許可昀、陳愷靜】繪畫創作聯展
本次展覽四位藝術家以生活累積的日常創作,那些五彩繽紛、綺麗驚奇的筆下世界,甚至是對生命體悟的描繪,將揭示四種不同思考的視角與態度。藉膠彩絹本打造萌貓世界姜晴心,堪稱貓咪達人,家中四隻貓咪是他畫中的主角...
台灣扶鸞文化特展
為以傳承在地文化與地方知識為目標的蘭博年度特展揭開序幕。「台灣扶鸞文化特展」將以實體活動、文物展示、模型模擬、電子互動、學術研討、實際觀摩等方式,突顯台灣鸞堂的特殊性,及其在宜蘭的發展,並傳播至全台的...
姜晴心、張立欣、許可昀、陳愷靜繪畫創作聯展
本次展覽四位藝術家以生活累積的日常創作,那些五彩繽紛、綺麗驚奇的筆下世界,甚至是對生命體悟的描繪,將揭示四種不同思考的視角與態度。 姜晴心,堪稱貓咪達人,家中四隻貓咪是他畫中的主角,每隻都有著不同的...
學齡兒童探索宜蘭海洋特色
展場共規劃海洋劇場、海洋列車、海邊的大內高手、海底雨林、海上高速公路、海洋學堂、探索龜山島、漁船的家及海洋危機總動員等九項主題單元,藉由寓教於樂的參觀經驗,引導兒童探索與體會宜蘭多元的海洋事物,達到教...
宜蘭多樣 多young宜蘭特展
宜蘭縣周圍海域擁有豐富生態地貌,從深海生態系到潮間帶生態系;從海底火山生態系到火山島生態系,多樣的棲息環境也提供給各類不同需求的生物生存其間。從烏石港出發,在龜山島附近海域常有鯨豚出沒,可見到成群的鯨...
平原層
水/河川形塑了宜蘭平原生活方式,平原層的展示焦點在於曾經影響蘭陽平原社會經濟生活至深的動脈河川,以及充滿農家智慧的生活與水的聯繫。宜蘭人為了適應環境所提出的解決之道,從當中,找到他們與環境共處的態度。...
序展-【 宜蘭的誔生 】 互動劇場
《宜蘭的誕生》互動劇場以6台投影機做牆面及地面90度的拼接投影,以有趣的多媒體互動方式,帶領您認識百萬年來蘭陽平原的成因、了解宜蘭自然環境的特色。您可以留意地上的怪方蟹、草地小花、水波紋,及衛星景點等...
紙說:中興造紙故事
中興文化創意園區,前身「中興紙廠」可追溯至日治時期。二十世紀初,隨著紙張需求增加,人們尋求製紙的新材料,宜蘭地區製糖剩餘的甘蔗渣,因而開啟了宜蘭製紙產業的里程。「紙說:中興造紙故事」為中興文化創意園區...
遺跡解謎「魟魚與海蛄蝦大戰」生痕化石特展
距今兩千萬年前,在海底5-30公尺深的臺灣東北角大陸棚底泥中,小型生物如蠕蟲類和蝦類在海床的沙泥中建造了管狀通道,蠕蟲建造了U型束管同時用來等待食物上門和排泄廢物;蝦類建造出迷宮般分枝且相連的掘穴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