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AMIS旮亙樂器特展」
活動期間:2018-05-23~2018-09-05
2018「AMIS旮亙樂器特展」 AMIS旮亙樂團長期致力於復興阿美族傳統器樂,重振音樂與族群文化間的連結。2018「AMIS旮亙樂器特展」自107年5月30日至9月5日在文化部所屬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生活工坊展出,現場除了展示阿美族傳統樂器,更提供一系列樂器製作教學與演奏體驗。5月30日(星期三)上午10時30時舉行開幕茶會,屆時將以傳統竹砲祈福儀式為展出暖身,並由AMIS旮亙樂團現場演奏阿美族報喜用的打擊樂器——竹鐘Kakeng,歡迎民眾前往感受阿美族「音樂即生活」的生活態度。阿美族的傳統樂器約有30餘種,是臺灣原住民中最豐富的一族。自1997年起,AMIS旮亙樂團花了近五年的時間進行部落訪查,根據耆老口述以及中央研究院的調查資料,試圖重現失傳數十年的阿美族傳統竹製樂器。現場展示簧樂器、管樂器、擊樂器、弦樂器等四大類阿美族傳統樂器,深入闡述各項樂器的製作方式與在族群文化中扮演的角色,例如與旮亙樂團同名的竹鐘Kakeng是報喜的樂器,在招贅儀式上敲擊演奏,演奏者僅限女性,而且不能有失婚或是喪夫的情形,藉以祝福新人婚姻幸福。竹鐘阿美族稱Kakeng,傳統阿美族母系社會,部落族人迎娶時女方家女子於雞鳴時刻敲擊以報喜傳訊。有關樂器保存,旮亙近三年來從中研院技術指導 -竹子防蟲處理法,從竹醋液、煙燻至竹炭化,已有最佳的樂器保存方式。研究至今展出傳統醞釀下最新穎的竹木對遇。AMIS旮亙樂樂團少多宜.篩代團長表示,阿美族的傳統族群文化是以樂舞為中心建構的,舉凡祭典、喜慶、工作、休閒,將所有的心情用歌舞來表達。O radiw ko likisi no finacadanita,itini i radiw mahapinang ko orip no liteng (老一輩的人說:我們阿美族的歷史是用吟唱代代傳下來的,在歌謠裡有我們族群的生命。)希望藉由展出的機會,讓更多人接觸阿美族的傳統音樂文化。展覽期間,除了讓民眾觀賞樂器製作的工藝之美,並規劃一系列的講座及體驗課程,包括阿美族的器樂與傳統文化講座、排笛、膜笛、弓琴、橫笛、喜樂笛及擊樂器演奏等,免費提供民眾體驗。相關資訊請至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官網https://www.ttcsec.gov.tw;報名請至AMIS旮亙樂團fb網址: www.kakeng.idv.tw。2018「AMIS旮亙樂器」特展文化講座及手作課程講師:少多宜、旮映、朱人允地點: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生活工坊 日期 課程屬性 課程名稱 相關說明 6/2(六)09:30~11:30 文化講座 阿美族的器樂 與傳統文化 從傳統出發,介紹歌謠及器樂的起源與發展 參加人數:15~30人 6/23(六) 09:30~11:30 手作課程 排笛DIY教學 樂器解說及製作教學,報名人數:20人,額滿為止,12歲以下學員,需由家長陪同參加。 7/7(六) 09:30~11:30 手作課程 膜笛DIY教學 7/21(六) 09:30~11:30 手作課程 弓琴DIY教學 8/4(六) 09:30~11:30 手作課程 橫笛DIY教學 8/18(六) 09:30~11:30 手作課程 喜樂笛DIY教學 9/1(六)09:00~12:00 演奏教學 擊樂器演奏教學體驗 讓民眾學習擊樂器演奏及合奏,以曾經參與DIY學員為優先報名對象。 報名人數:15人,額滿為止,可旁聽。 相關資訊請至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官網https://www.ttcsec.gov.tw 報名請至AMIS旮亙樂團fb網址:www.kakeng.idv.tw 報名期間:2018/05/22~2018/05/22
活動場次資訊
非售票
臺東生活美學館生活工坊
950 臺東縣臺東市臺東市大同路254號
單場次演出時間:2018/05/23 08:30:00
結束時間:2018/09/05 08:30:00
演出單位
主辦單位
編輯時間
2018/05/24 10: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