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事館《風姿綽約 旗袍物語》
活動期間:2018-04-27~2018-09-02
展覽期間:2018年4月27日-2018年9月2日導覽時間:11:00 &15:30今日多對於旗袍的印象是與禮服有關,但其實在台灣服裝流行史上,旗袍曾經有三次大流行。第一次是因為1919年日本在臺灣推行「同化政策」,直接導致臺灣人的反彈,發展出臺灣首次的「新文化運動」,間接影響到服飾上的表現,加上受到中國流行女裝的影響,旗袍成為臺灣年輕女性的新寵,因此台灣1930年代曾流行單件式旗袍。第二次是在日本戰敗後,中華民國接收臺灣初期,為表達對中國的認同,興起旗袍風潮,但這一時期的旗袍熱潮時間相當短暫,在228事件發生後即迅速地消退。第三次旗袍流行是在50年代至60年代,隨著國民政府來台的大量外省人帶來了第三次的旗袍風潮。在各種影歌星、選美小姐和以蔣宋美齡為代表的官夫人的帶動下,約有10年的黃金期。在台北光是在博愛路上的布行,從衡陽路到武昌街這一小段路就有20家之多,而且大多以製作旗袍為主。而旗袍的種類和款式更是五花八門有單旗袍、夾旗袍、棉旗袍,有長袖旗袍、短袖旗袍、無袖旗袍,有高領旗袍、矮領旗袍、無領旗袍,有長旗袍、短旗袍等等。另外還可以在旗袍外面套毛衣、馬甲、西服上衣,搭配是相當靈活多樣。雖然今日旗袍榮景不再,但對台北而言,是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因此本展規劃展出各式旗袍,希望藉由旗袍讓民眾認識台北服裝史演變,也希望藉由各種圖像讓民眾認識台北城的過去。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
臺北故事館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1號
單場次演出時間:2018/04/27 10:00:00
結束時間:2018/09/02 1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