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9「生命之樹」國際工藝交流展


活動期間:2018-04-17~2019-01-27


生命之樹國際工藝交流展南投.臺北2018.05.04-2019.01.27 降生於世,人總是在萬物有盡的提醒中,更為渴想永恆。 生命之樹,這個橫越時間長河,連結萬里人群的意象:可蘭經中的永生之樹、佛陀頓悟覺知的菩提樹、聖經創世紀裡的生命樹與善惡樹、漢人的王母蟠桃、印尼皮影戲開場的生命之樹、印度民間的世界之樹、馬來西亞伊班族橫越此世與神靈的橋樑之樹-Tree of Life,連結了人在面對永恆力量時的讚嘆、祈望、臣服與感謝。 生命之樹國際工藝交流展,含括來自16國的67組件作品,藝師們運用纖維、漆、金屬、木、竹、陶等來自身處土地的自然材料,以樹為形或者以樹之意,回應有限者對於無限的恆長探問。生命之樹展自馬來西亞首展以來,巡迴印度、夏威夷、多倫多,而在2018年抵達臺灣,在每一個地域觸動不一樣的相遇。樹,雖然不一定是臺灣藝師們選擇作為主角的形象,生命之樹所由來的根植土地、傳意予天的祈望,卻是每一位創作者的衷心所在。本展覽透過來自南亞、東南亞、東亞、中亞,甚至澳洲與美洲各地的作品,在工藝靜謐的對話中,感知根植於人,跨越時空無須語言的永恆(immortality)。 國際策展人:Edric Ong Liang Bin、Manjari Nirula臺灣策展人:陳婉麗、江明親 展覽共分為四區:A. Being Mortal•大地的力量人之初始,面對充滿挑戰的自然環境、時刻感受的生存競爭與突如其來的災難,穩固紮根、往無垠伸展的樹,提供了安身之處、食物和最安定的相信-於是生命之樹以各種具象或者幾何之姿,在各地的傳統織品、戲劇、空間裝飾和工藝作品中現身。樹,往往佔據作品中的主要位置,象徵人倚賴之建構起的宇宙觀和自我定位,銜接已知與未知、有限與無限。 B. Prayer•祈願恆長永壽,是感慨生命如蚍蜉的人類總是嚮往卻明白不可得的祈望,無論王母娘娘的長生蟠桃、福祿壽三仙,或者東南亞文化中的永生花,皆是人群的喃喃祝禱。而樹,屹立長年,代代傳衍,成為各地祈願長久的象徵。 C. Fluidity•流動生命之樹的紋樣,經由遷徙、貿易以及各種文化的融混,在歷史之流中層疊出多元豐富的樣貌。而生命之樹在當代的各種相遇,也衝撞出相異媒材、技術與美感對話、協商或者交融的可能性,伸展為創作靈思的新生枝枒。 D. Transformation•當代轉化生命之樹跨越時間的長河,在每個世代間流轉出新的語彙。本展區展品以當代創作者對於傳統的轉化為主。時代流轉,然而對於永恆的探問,仍然啟動每一個世代對美的體會。 首展展覽時間│2018.5.4-8.19(南投)展覽地點│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設計館南投縣草屯鎮中正路573號續展展覽時間│2018.9.7-2019.1.27(臺北)展覽地點│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當代設計館臺北市南海路41號 展覽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TreeofLifeinTaiwan  2018-19生命之樹國際工藝交流展南投首展開幕系列活動設計館三樓 05.04      09:00-16:00馬來西亞伊班族葛藤編工作坊   UNESCO傑出手工藝品徽章認證得主  Senia Jugi 05.05      13:00-15:00專題演講:世界各地文化中的生命之樹          主講: Edric Ong(國際策展人、世界工藝理事會亞太分會前資深副理事長暨顧問)引言:江明親(台灣策展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 05.05      15:10-17:10示範講座:印度細密畫精緻之美                               主講: Jai Prakash (UNESC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傑出手工藝品徽章認證得主)引言:陳婉麗(台灣策展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教授)報名期間:2018/04/16~2018/04/16

活動場次資訊

非售票

工藝設計館

542 南投縣草屯鎮中正路573號

單場次演出時間:2018/04/17 09:00:00

結束時間:2019/01/27 09:00:00

演出單位
主辦單位
編輯時間
2018/04/18 10:06:00
來源網站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