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山行館常設展
活動期間:2018-01-01~2018-12-31
草山行館初始用途「草山」並非是一座山,而是泛指大屯山、七星山、紗帽山所圍的山谷地區。草山行館原為臺灣糖業株式會社招待所。臺灣第一所總統府官邸中華民國政府於民國三十八年時播遷來臺後,因蔣公與隔年自美返臺的蔣夫人擇定此地為起居之所,草山行館便因此成為臺灣第一座總統官邸。行館幽靜宜人,地處草山戰略高點,基隆河與淡水河在眼前交會,遠望可及關渡平原、社子島、觀音山,自然美景盡收眼底。當蔣公與夫人遷居至士林官邸後,草山行館則成為蔣公每年避暑與接見貴賓之處,許多重要制度改革、決策及會談,皆在此進行。 時代變遷,轉任文化使命自蔣公於民國六十四年辭世後,因久無人居,行館處於長期荒置無人管理狀態,因近年來政府力行古蹟再造與保護文化資產之推動,臺北市古蹟暨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會於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十九日決議草山行館為歷史建築,並定名為「草山行館」,並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積極規劃整建為藝文沙龍,進一步定調賦予草山行館新時代意義。經過長期規劃構思,民國九十二年四月五日舉行開館典禮,除以蔣公行館為號召,另改造四小棟做為藝術駐村做為創作基地,提供展示空間舉辦各類型藝術及創作展覽,轉型為藝文活動文創場域。浴火重生─再造文創前景然而在民國九十六年春,草山行館於深夜慘遭火焚,不僅行館主建物全部毀壞,僅存正門、紅磚外牆及門口蔣公銅像。因草山行館建物的牆壁與結構,多以土牆與木造為主,因此火勢一發不可收拾,加以山區坡度地形增加搶救難度,現場煙霧瀰漫,而使近百年的珍貴史蹟同時付之一炬,造成巨大損失。歷經一年四個月始完成災後進行修復工程,經過新經營團隊全新打造規畫,以融合藝文、生態及生活美學等元素,以臺灣山間林徑的藝文沙龍為基調核心,目前將重新對外營運,揭開草山行館嶄新的里程碑!草山行館介紹全館風貌草山行館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花鐘立體停車場旁,通過一條小徑後即可見,臨近有花鐘、陽明公園等知名景點,向下可俯瞰絕鄰近北市景觀,環境清幽、視野開闊。草山行館佔地共四二七五平方公尺。,其中包括主行館及四幢建物。建物本身採用陽明山當地木石材,以檜木為主、杉木為輔,建物風格為1920年代日式風格,亦具備著與鄰近同期建物相同的「外石砌、內為木製材質」之形式風格。門前有兩棵年齡逾百的相思樹和楓香,綠意盎然。 在此一會,總有時光流逝、遙想當年之感懷。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
臺北市草山行館
臺北市北投區湖底路89號
單場次演出時間:2018/01/01 10:00:00
結束時間:2018/12/31 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