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行西城」特展


活動期間:2018-01-01~2018-10-31


西城,意指坐落於臺北市西部的萬華,屬於臺北盆地早期即已開發的區塊。為呈現西城發展歷史,重現城市風華,臺北市立文獻館於剝皮寮歷史街區辦理「夢·行西城」特展,規劃「河岸臺北」、「20世紀的臺北」、「記憶之河」、「閱讀西城」、「臺北城市映像」、「風華再現」(「風華再現」展區預計於107年5月25日閒展)等六大展區,以淡水河之印象貫穿本展,呈現出臺北西區萬華厚實之文史肌理,梳理相關史料文獻,並透過文物原件及再現的展示,將西城歷經清朝艋鉀崛起、日本時代臺北三市街的整合、西門叮之異軍突起、戰後的中華商場擘劃,以至當代西區門戶計畫的展望,娓娓敘說三百年來的萬華開發史。為促成展覽順利舉行,關注萬華歷史發展的各界文史專家學者及相關單位,紛紛鼎力相助,並親臨今(1日)上午於剝皮寮的開幕典禮;主辦單位臺北市立文獻館詹素貞館長威謝各界嘉賓蒞臨,她表示,本次展覽訴說的,不只是單純地方上的人、地、時、事、物而已,更希望透過文化脈絡與歷史傳承,說明臺北市三百年來的歷史發展主軸,讓大家清楚了解所在地區歷史發展,這是一項龐大而繁雜的課題,如何讓參觀者能在看展時願意親近、了解歷史,也是重要的課題;本次展覽與年輕團隊合作,以專業的手法與文案撰寫,並透過龍山寺、張方大慈善基金會等許多單位的支持,重新訴說一個遙遠年代的故事,希望透過文化脈絡與歷史傳承,使民眾觀展時能更親近、了解臺北西城以及艋鉀的真正歷史。陳景峻副市長非常重視文化歷史,他表示,城市的發展,並不只是建築、軌道等硬體建設,而應有豐厚的歷史文化成為城市發展的基礎底蘊,臺北市政府近年來致力於呈現城市的文史發展,透過古蹟修復重現等相關計畫,再現文化豐厚底蘊;臺北市12個行政區各有不同的文化發展特色,而艋鉀地區堪稱是底蘊最豐厚的區域之一,自古不僅商業繁盛,亦是各界文化交融熱絡之地,期盼透過本次展覽呈現城市閒發歷史,將臺北城發展進步的歷史脈絡跟記憶,傳承給下一代。本次展覽顧問之一中央研究院臺史所研究員黃富三表示,河流交會之處,柱往是大都市發跡之地,臺北盆地有淡水河流域,全年可通行航運,使山區、平地至港口交通連成一氣,而艋鉀為淡水河港的重要聚落,其產業及文史發展之盛,堪稱是臺北城市發展之源;雖經歷衰落,但原有光華如何保存與重現,值得深入思考。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

剝皮寮歷史街區

臺北市萬華區康定路、昆明街之間的廣州街北側,老松國小的南側

單場次演出時間:2018/01/01 10:00:00

結束時間:2018/10/31 17:00:00

演出單位
主辦單位
來源網站名稱